2021年末,新冠疫情的沖擊與紅利逐漸步入尾聲,世界正在適應新現實,風口收窄,企業比拼回歸新常態。
從年底成績單來看,全球巨頭業績分化,多數企業回歸雙位數增長,幸運兒們一飛沖天,就此改寫全球市場排名格局。
但一些特殊領域,如醫療設備,供應鏈挑戰、芯片短缺等陰霾仍未散去,由此導致增長乏力,不得不讓位他人...
現實面前,誰逆勢上游?誰波瀾不驚?醫趨勢為您帶來最新2021年全球醫療器械企業排名!
*按實時匯率換算:1瑞士法郎=1.0806美元;1歐元=1.1293美元。以財報發布為基準。
*美敦力2021財年區間為2020年4月28日到2021年4月24日。
*碧迪醫療、西門子醫療2021財年區間為2020年10月1日到2021年9月30日。
*飛利浦的醫療營收僅考慮Diagnosis&Treatment和Connected Care兩個部分數據。
*研發費用均指公司/集團總研發費用支出。各企業統計口徑不一,數據僅供參考。
2021年,受疫情攪動,企業排名風云變幻,TOP 10中僅首尾兩家美敦力、波科排位不受影響,其余均發生了變動。
總業績:美敦力守擂成功,雅培逆襲,羅氏最重研發
美敦力財年區間特殊,滯后于其他企業半年時間,受疫情影響較大,但仍抵住了壓力,憑借架構調整、新品接力等一系列措施,業績同比+4.2%,守擂成功。
雅培成功逆襲,大跨步超越強生,一年時間拉開近30億美元的差距,距離榜首位置也僅有一步之遙(與美敦力相差僅1億美元),其連續推出的爆款COVID-19檢測產品功不可沒。
強生醫械雖下滑1名,但同樣表現不俗,營收同比+17.9%,四大細分業務全部兩位數增長,而且研發投入費用全榜第一。
西門子醫療首次并表瓦里安,總營收180億歐元,同比+24%,其中中國區營收23.54億歐元(+24%),是除德國本土外全球增長最快的區域。
碧迪醫療同樣受益于新冠相關需求,如檢測、監護等,排名上升1位重回第5。
羅氏診斷:新冠檢測業務帶動與核心業務恢復增長之下,貢獻了Top10中的最高增長率(+29%),排名上升2位至第6,同時是榜單中研發占比最高的企業。
GE醫療受到GE BioPharma的剝離、供應鏈問題和通貨膨脹影響,同比+1%。GE預計,影響最多持續到2022上半年。
史賽克2021年逐漸走出疫情影響,重回雙位數高增長。營收171億美元,同比+19.2%。排名上升至第8。
飛利浦:受到供應鏈挑戰、呼吸機召回等事件影響,飛利浦2021財年表現并不理想,同比-4%。
波士頓科學:整體營收118.9億美元,同比+19.9%。保持在第10名。2021年,現金流良好的波科在并購方面動作頻繁,以五項交易,成為2021年器械領域最活躍的公司之一,其中兩項超過10億美元。
心血管、外科業務剛需恢復性增長,全線恢復雙位數增長
2020年,受疫情影響,擇期手術大面積延后,導致心血管、外科賽道受損嚴重,美敦力、雅培、波科、強生、BD等TOP10企業相關業務全部下滑。2021年,疫情影響恢復,心血管、外科等滯后剛需性業務回暖,全線收獲兩位數增長(美敦力財年特殊除外)。
美敦力(Medtronic)
2021年營業收入(百萬美元):30117
同比:+4.2%
研發費用:2331(占總營收 7.7%)
*美敦力2021財年區間為2020年4月-2021年4月。
2021財年,美敦力總營收301.17億美元,同比+4.2%,擺脫了去年的下滑趨勢(-5%),巨擎轉身,重回增長通道。
雖然與一般企業財年隔著半年的時間差,期間飽受新冠挑戰,但美敦力依舊抵住了壓力,成功守擂醫療器械榜首位置。
關鍵業務表現:
心血管業務占比36%,較上年不變,是美敦力的第一大業務,2021年營收108億美元,同比+2.9%。其中Q4同比大增45%。全年主要得益于節律&心衰業務的增長(8.6%)帶動。
手術外科占比29%,營收87億美元,同比+4.6%。歷史增長主力——創新外科業務下滑1.4%;但與新冠治療相關的呼吸、胃腸和腎臟業務上漲顯著(+16.2%)。
神經科學占比27%,營收82億美元,同比+6%。所有細分業務均上漲,特色療法(+7.5%)增長最高,神經療法增長6.9%。
糖尿病業務占比8%,營收24億美元,同比+1.9%。
區域方面:
美國市場占比52%,營收約155.26億美元,同比+4.1%;除糖尿病業務外,三大業務均在增長,神經科學增長最高(+6.5%)。
美國以外成熟市場占比33%,營收約98.15億美元,同比+5.7%;所有業務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長。
新興市場占比16%,營收約47.77億美元,同比+1.5%;心血管、糖尿病業務下滑。
Q4中國區恢復增長亮眼(超90%),成美敦力新興市場最有力的增長引擎。
注:美敦力2020財年Q4(2020年2-4月)中國區受疫情影響最為嚴重,同比-38%,這是本年度Q4中國區獲得超額增長的原因之一。
2021財年,是美敦力新任全球CEO Geoff Martha上任的第一年,本季度末,我們大部分市場都恢復了疫情之前的增長率,Geoff Martha表示, 在大流行期間,我們實現了重要的里程碑,包括推出新產品、投資研發管線以及改變運營模式等。這些行動將推動未來一年的加速成長。
2022發展趨勢:
并購方面,2021年,美敦力加快了腳步,達成了6項總額達12億美元的收購案,加速向數字化、智能化的核心方向演進。
比如
來自 Medicrea 的人工智能驅動的脊柱手術規劃工具;
來自 Companion Medical 市場領先的智能筆技術等。
公司架構方面,在 Martha 領導的一年時間里,美敦力架構發生了巨變,將以往四大業務板塊打亂重塑,以21個業務的分散式結構運營,其中每一項都位列全球領先位置。
▲ 2021年2月 調整后的美敦力全球業務管線
改革的路上,前進的每一步都面臨挑戰,特別是對于全球體量第一的醫療器械公司來說。2021年,美敦力實現扭虧為盈的同時,也經歷了腎失神經產品臨床試驗受阻、HUGO機器人上市趨緩、糖尿病產品被召回等不利事件,其業務組合遭到了投資人的質疑。
在今年的JPM大會上,Martha稱不想討論這些細節,但其認為將業務分為21個運營單位是正確的,這推動了美敦力更快的創新。目前美敦力更專注于包括卓越運營、端到端供應鏈、質量等底層問題。
新品方面,2021財年,美敦力數十款產品在美國、歐洲、日本和中國共獲得了230多項監管批準,包括下一代TAVR瓣膜Evolut?、Harmony經導管肺動脈瓣、機器人輔助手術系統Hugo等明星產品,正在快速貢獻營收。
此外,在下一代產品管線的強力推動下,美敦力對2022財年充滿信心——預計全球營收有機增長將達到9%。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市場正在發生快速變革,在國產替代、帶量采購的主旋律下,新的架構落地中國是否能如期帶領美敦力中國獲得質的飛躍?拭目以待。
2021年營業收入(百萬美元):30011
同比:+24.7%
集團研發費用:2742(占集團總營收6.3%)
2021年,雅培醫械兩大板塊:診斷業務和醫療設備業務,雙雙保持兩位數高增長,共營收300.11億美元,同比+24.7%,超越強生近30億美元,與老大美敦力僅1億美元之差,坐穩醫械第二的寶座。
關鍵業務表現:
診斷業務占比36%,相較于2020年下滑7個百分點,營收156.44億美元,同比+44.8%;主要由快速診斷業務驅動。
其中,分子診斷后勁不足,難以再續去年的高增長(+225%),同比-0.8%;收購美艾利爾得來的快速診斷業務繼續大漲+95.4%,雖增長率也不及去年同期(+113%),但也算后疫情時代雅培診斷的中流砥柱,貢獻了高達近86億美元的營收;另外的好消息是,隨著疫情的平息,傳統診斷(+14.6%)以及床旁診斷(+3.9%)增長均在恢復。
美國市場同比+49%,國際市場同比+41%。
醫療設備業務占比33%,營收143.67億美元,同比+21.9%,所有細分業務均呈2位數上漲態勢;由疫情的平息和糖尿病業務驅動。
其中,糖尿病業務表現最為出色,營收(43億美元)和增長率(+32.5%)雙雙第一,主要由糖尿病護理產品FreeStyle Libre所驅動;其次為結構性心臟病業務,同比+29%。
美國市場同比+20%;國際市場同比+23%。
區域方面:
美國市場營收131億美元,占比43.5%,同比+35%。
國際市場營收170億美元,占比56.4%,同比+32%。
2022發展趨勢:
2021年,雅培心血管板塊收獲頗豐,有多款產品陸續獲得批準,包括:
5月,最新一代TAVR系統Navitor獲得了CE認證。
9月,Portico與FlexNav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系統獲FDA批準,可以治療面臨極高心臟開胸手術風險的嚴重主動脈瓣狹窄患者。
12月,Amplatzer Amulet左心耳封堵器獲批FDA,適用于缺血性卒中風險的房顫患者。
與此同時,去年3月,雅培在美國全新推出了NeuroSphere虛擬診所,幫助患者與醫生交流溝通,并可按需遠程接收新的治療設置。
2020年3月31日,雅培全球總裁兼首席運營官Robert Ford正式接替Miles White擔任雅培CEO。
過去的2年時間里,Ford帶領雅培應對了大流行的挑戰,爆款頻出,在診斷領域獲得了豐厚的回報,成功逆襲,登頂全球醫械榜榜眼位置。
2021財年,雅培交出了完美的成績單,實現了超過 40% 的每股收益增長,遠超去年年初設定的增長目標。Ford在財報中表示,更重要的是,我們在不斷擴展新的產品線,豐富和提升了我們的產品組合。
另一方面,雅培中國面臨的挑戰在于,在全球戰略和投資驅動下,雅培的中國架構和業務是否能同步全球同一標準?
2021年營業收入(百萬美元):27060
同比:+17.9%
集團研發費用:14714(占集團總營收15.7%)
2021年,強生醫療器械營收270.6億美元,占比29%,同比+17.9%。市場復蘇推動增長。要知道,在2020年,強生醫療器械營收僅230億美元,同比-11.6%。
▲強生器械各細分領域占比
關鍵業務表現:
外科手術業務占比36%,營收98.12億美元,同比+19.2%,是強生器械第一大業務;無論是普通外科業務(+18%)還是高級外科業務(+20%)均增長顯著,得益于新品的推動和亞太市場的擴大。
骨科業務占比32%,營收85.88億美元,同比+10.6%;所有細分業務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其中膝關節業務增長最顯著(+13.3%),脊柱/運動/其他增福最低(+7.2%)。
眼科業務占比17%,營收46.88億美元,同比+19.6%;其中眼科手術暴漲35%,成強生器械增長最強勢的子業務。
介入解決方案占比15%,營收39.71億美元,同比+30.4%,是強生醫械增長最高的板塊。得益于市場復蘇以及新產品彎型可視雙向可調彎導引鞘管VIZIGO?和電生理產品CARTO V7的推動。
區域方面:
美國市場占比47%,營收126.86億美元,同比+14.9%。
國際市場占比53%(比去年增高1%),營收143.74億美元,同比+20.6%。介入解決方案業務增長亮眼(+34%)。
2022發展趨勢:
2021年底,強生發生了兩項重大變化,一是著手分拆消費者健康業務;二是新老CEO的交替。
去年11月下旬,強生宣布了135年來最大一次架構調整:制藥與醫療器械業務合并為新強生公司,消費者保健業務獨立,分別成立兩家上市公司,計劃在18—24個月內完成。
分拆之后,Alex Gorsky原定退休計劃不變,其長期副手Joaquin Duato于2022年1月3日接棒,迎接新強生的誕生。
在今年初的JPM大會上,Joaquin Duato第一次以CEO的身份公開亮相,對于新強生,其表示到2025年整體業務目標是達成800億美元。2021財報中,Duato表示,強生的創新產品線將為此目標助力。
并購方面,在過去的五年里,強生在醫療器械方面的并購投資大約100億美元,大部分交易都是中小型。Duato表示未來強生的重點仍將更多地放在收購方面,并且不拒絕大型交易。
在數字化領域,今年1月,強生與微軟強強聯合,后者將成為強生數字手術解決方案首選云供應商,助力強生建立數字手術平臺。包括Velis數字關節重建系統、Auris Health的Monarch內窺鏡機器人和腹腔鏡手術機器人Ottava等。
西門子醫療 (Siemens Healthineers)
2021年營業收入(百萬美元):20324
同比:+24%
研發費用:1746(占總營收8.6%)
*西門子醫療2021財年區間:2020年10月-2021年9月;按實時匯率:1歐元=1.1293美元。
2021財年,西門子醫療總營收180億歐元,同比+24%,得益于新冠紅利及瓦里安收購。
關鍵業務表現:
影像業務營收98.21億歐元,同比+8%。在總營收占比54.6%,仍是西門子醫療第一大業務。CT管線增長顯著,仍得益于新冠檢測。
診斷業務營收54.18億歐元,增長率38%為三大業務之首,是西門子醫療第二大業務。主要是歐洲、中東和非洲地區對新冠病毒抗原快速檢測的高需求,貢獻了約10.8億歐元營收。
排除新冠病毒抗原快速檢測,診斷業務營收增長15%。
臨床治療業務營收17.16億歐元,同比+5%。亞洲和澳大利亞的營收增長尤其顯著。
2021年4月15日完成對瓦里安的收購后,瓦里安業務至9月30日期間貢獻了約13億歐元營收。
美洲地區營收5.88億歐元,占比幾乎一半;
歐洲、中東和非洲地區營收3.47億歐元;
亞太地區營收3.65億歐元。
而自此,西門子醫療也正式覆蓋篩查、診斷、治療、隨訪的腫瘤精準診療全流程閉環。
區域方面:
西門子醫療三大區域里,亞太的地位越來越重要,這主要源自中國的驅動力。
2021財年西門子醫療區域營收
歐洲、中東和非洲地區營收67.75億歐元(+43%)。
美洲地區營收64.07億歐元(+13%)。
亞太地區營收48.15億歐元(+20%)。
中國區營收23.54億歐元(+24%),幾乎占比亞太區50%,也是除德國本土外全球增長最快的區域。
2022發展趨勢:
2021財年,西門子醫療研發費用增漲15%(包括來自瓦里安的1.3億美元)。
然而即使不算瓦里安的研發費用,2021財年西門子醫療的研發投入也大幅增長,主要是用于Corindus血管介入機器人。
2021年7月,Corindus途靈最新一代CorPath GRX冠狀動脈介入手術控制系統獲準進入NMPA創新醫療器械特別審批通道。也成為首家通過創新醫療器械特別審查申請的外資醫療設備企業。
從2022財年(2021年11月)開始,西門子醫療提前進入其2025戰略第三階段New Ambition。
癌癥綜合診療、心血管和神經診療、遠程護理和數字化將是這個階段的關注重點。
2021年營業收入(百萬美元):20248
同比:+15.6%
研發費用:1239(占總營收6.1%)
*碧迪醫療2021財年區間為2020年10月1日-2021年9月30日
2021財年,碧迪醫療重回增長賽道,總營收202.48億美元,同比+15.6%,回歸醫械榜TOP 5行列。
關鍵業務表現:
醫療部門占比47%,營收94.79億美元,同比+7%;
受美國與歐洲新冠患者數量增長影響,藥物輸送解決方案(同比+12%)、藥物管理解決方案(同比+2%)雙雙增長;糖尿病護理同比+5%,市場需求好于預期;預灌封注射器的產能擴張,使醫藥系統業務增長11%至18億美元。
生命科學占比32%,相較于2020財年增長5個百分點,營收65.3億美元,同比+36%。
其中,診斷系統業務高達+44%的增長,受到新冠相關的BD VeritorTM Plus以及BD MAXTM平臺運行的診斷試劑需求的驅動;COVID-19診斷產品增長8%(Q4營收3.16億美元);研究試劑和儀器的需求恢復強勁,使生命科學業務營收13億美元,同比+11%。
介入部門占比21%,營收42.39億美元,同比+11%。主要受到新冠疫情的恢復所驅動。
其中,手術產品同比+14%,受到無菌產品和生物外科的恢復驅動;外周干預同比+10%,部分增長被產品召回所抵消;而泌尿外科和重癥監護同比+7.6%。
區域方面:
美國市場占比54%,占比下滑3個百分點,營收110億美元,同比+13%。
國際市場占比46%,營收93億美元,同比+19%。
其中,中國市場占比7%(相比去年上升近1個百分點),營收13.35億美元,同比+24%。
2022發展趨勢:
2021年4月28日,碧迪醫療原全球總裁兼首席運營官Tom Polen正式接替Vincent A. Forlenza擔任碧迪醫療全球CEO兼總裁職位。
Tom Polen表示:新冠大流行突出了碧迪醫療的靈活性和規模。我們迅速作出調整,以適應對診斷測試、藥物輸送解決方案、重癥護理用品等新冠治療相關的前所未有的需求。
此外,本月1日,BD宣布公司董事會已正式批準糖尿病護理業務Diabetes Care分拆出去做為一家完全獨立的、公開交易的上市公司,名為Embecta。BD財報顯示,該業務2021財年營收12億美元,目前擔任BD Diabetes Care全球總裁的Devdatt Kurdikar將成為新公司的首席執行官。
▲BD2021財年發布新品和解決方案
2021年營業收入(百萬美元):19191
同比:+29%
集團研發費用:13708(占集團總營收21.8%)
*按實時匯率計算,1瑞士法郎=1.0806美元
2021年,羅氏診斷業務收入增長29%至177.6億瑞士法郎(約192億美元),其中 COVID-19 診斷約占全年總額的四分之一。
與此同時,該公司的非COVID-19 相關業務銷售額比 2020 年增長了 16%。
關鍵業務表現:
中心實驗室占比42%,同比+21%,主要得益于心血管、傳染病和免疫診斷營收增長。
分子診斷占比27%,同比+29%。Delta變體推動了COVID-19檢測的增加,特別是高通量PCR檢測。
POC診斷事業部占比14.5%,從約11億瑞士法郎(12億美元)增加到26億瑞士法郎(28 億美元),同比暴增138%,這一急劇增長主要是由于該公司推出的SARS-CoV-2快速抗原測試。
糖尿病管理業務占比9.5%,基本保持穩定,同比+1%。
病理診斷業務占比6.7%,同比+12%,這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于先進的染色業務。
診斷業務區域營收:
歐洲、中東、非洲貢獻了42%的營收,同比+37%,中心實驗室、POC業務表現突出;
北美市場占比25%,區域增長墊底,同比+16%,靠分子診斷產品拉動;
拉丁美洲占比6%,同比+48%;
亞太地區營收占比27%,相比上年增長4個百分點,同比+29%,中心實驗室業務為主要驅動力。
2022發展趨勢:
過去兩年,基于強勁的COVID-19產品和基礎業務,羅氏診斷經歷了過山車般的增長曲線。
如圖所示,2021年Q1,羅氏診斷達到增長高峰(+55%),隨后回落,目前正處于兩年內的增長低點。
自大流行開始以來,羅氏已經提供了超過12億次COVID-19測試。羅氏診斷CEO Thomas Schinecker指出,該公司每月的抗原檢測能力超過1億,但預計隨著夏季的臨近,呼吸疾病季節的減弱,抗原訂單將出現"急劇下降"。
截至2021年12月31日,羅氏擁有68.5億瑞士法郎的現金和現金等價物。12月,羅氏完成了對諾華持有的股份的190億瑞士法郎回購。對于2022年,該公司預計銷售額將穩定或以較低的個位數增長。
GE醫療(GE Healthcare)
2021年營業收入(百萬美元):17720
同比:+1%
集團研發費用:2497(占集團總營收3.5%)
2021年,GE醫療業務營收177億美元,同比+1%,仍然受2020年GE BioPharma的剝離,以及供應鏈問題和通貨膨脹所影響。
據GE預計,供應鏈和GE BioPharma影響最多持續到2022上半年。
關鍵業務表現:
醫療系統(簡稱HCS,包含影像、超聲、生命護理解決方案、企業軟件及解決方案,簡稱HCS):營收157億美元,同比+2%;占GE醫療總營收89%;
醫藥診斷(簡稱PDx,包含造影劑和核示蹤劑):營收20億美元,同比+13%;占GE醫療總營收11%;
GE預計,供應鏈挑戰最多持續到2022上半年,對于業務長期可持續增長有信心。
2022發展趨勢:
2021年,GE最大的變革當屬集團即將一拆三:到2023年GE醫療將單獨成立公司,專注于精準醫療。
2001年初,GE集團股票價值超過5000億美元,這使其成為當時世界上最有價值的公司之一。然而據FactSet數據顯示,自2009年以來,其股價每年下跌約2%,而標準普爾500指數的年回報率為9%。
因此GE相信,通過分拆為三家公司,它將能夠實現價值最大化。
值得關注的是,如果GE醫療單獨進行IPO,或將成為醫療器械行業史上IPO規模之最,這對于GE醫療將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階段——如果成功,更多的獨立資金有機會使其業務產生質的飛躍。
在管理層方面,
前Integra Lifesciences總裁兼首席運營官Peter Arduini于2022年1月1日接替即將退休的Kieran Murphy,擔任GE醫療集團總裁兼首席執行官。
在業務方面,GE醫療表示2023年拆分完成后,GE醫療將成為一家專注于精準醫療領域的公司。其精準化戰略包括:精準診斷、精準治療、精準監測。通過整合從臨床診療到健康管理的患者全流程數據來實現精準解決方案。
▲GE醫療 精準戰略
此外在2021年,GE醫療還推出了約70項新產品及新技術。
▲GE醫療2021及未來三年產品管線趨勢
目前GE醫療的產品管線包括:醫學影像、超聲、生命護理解決方案(LCS)、醫藥診斷(PDx)、企業數字方案、服務六大領域。
史賽克 (Stryker)
2021年營業收入(百萬美元):17100
同比:+19.2%
研發費用:1235(占總營收7.2%)
2021年,史賽克似乎已經走出新冠影響,重回雙位數高增長。營收171億美元,同比+19.2%。排名上升至第8。
關鍵業務表現:
手術和神經業務營收95億美元(+14.3%),占比56%。其中:儀器營收21億美元(+13.4%);內窺鏡營收21億美元(+21.5%);醫療器械營收26億美元(+3.3%);神經血管營收11.9億美元(+22%);神經顱脊營收12.1億美元,增長最高(+24%)。
骨科和脊柱業務營收76億美元(+26%),占比44%。其中,膝關節營收18.5億美元(+18%);髖關節營收13.4億美元(+11.2%);創傷和四肢營收26.2億美元,增長突飛猛進(+54.6%);脊柱營收11.7億美元(+11.5%)。
區域方面:
美國地區營收123億美元(+17.9%),
主要由創傷和四肢業務+63.8%,神經顱脊+23.4%,內窺鏡+18.6%驅動。
國際地區營收48億美元(+22.8%),
主要由創傷和四肢業務+36.8%、內窺鏡業務+32.7%、神經顱脊業務+32.4%驅動。
2022發展趨勢:
2021年以來數字化醫療一直是史賽克押注的方向,也進行了一系列并購。
1月,史賽克宣布收購傳感器數字化領導企業OrthoSensor,押注骨科可穿戴設備。(金額未披露)
9月,收購人工智能支持的實時監測手術失血平臺Gauss Surgical ,再次加碼數字醫療。(金額未披露)
2022年1月伊始,史賽克就以約30.9億美元收購數字護理平臺Vocera Communications,開啟新一年的醫療科技并購之旅。
人事方面,2021年,史賽克全球及中國區都進行了換帥。
2021年10月,其全球總裁兼首席運營官Timothy Scannell 宣布離任,轉為擔任首席執行官Kevin Lobo的顧問,直至2023年3月31日正式退休。
同樣10月,史賽克中國區總裁馬敏宣布離任,由原史賽克日本及亞太VP Greg Holman任中國新總裁。
飛利浦醫療 (Philips Healthcare)
2021年營業收入(百萬美元):14938
同比:-4%
集團研發費用:2040(占集團總營收10.5%)
*按實時匯率:1歐元=1.1293美元
飛利浦醫療業務(僅考慮診斷治療和互聯關護業務)營收132.3億歐元,同比-4%。
主要受到供應鏈挑戰、新冠疫情造成的醫院設備安裝延遲、呼吸機召回事件影響。
關鍵業務表現:
醫療業務中,
診斷與治療業務營收86.35億歐元,同比+6%。
圖像引導治療實現兩位數的增長,診斷成像和醫療超聲實現中等個位數的增長。
互聯關護業務營收45.93億歐元,同比-18%。
睡眠和呼吸護理業務由于新冠疫情趨緩導致訂單下降,以及呼吸機召回原因營收下滑。
區域方面:
診斷與治療業務在北美的兩位數增長、西歐的高個位數增長以及拉丁美洲和印度的兩位數增長、中國的中個位數增長驅動了整體營收。
2022發展趨勢:
2021年,飛利浦為了保持心血管微創診療領域領先,加快了在互聯互通領域的并購節奏,以及在不斷并購中加快數字化互聯互通平臺的布局。
1月,以6.35億美元收購Capsule,加碼患者管理信息平臺。
2月,以28億美元(179億人民幣)收購BioTelemetry(遠程心臟診斷和監測),加碼可穿戴式心臟監護儀以及基于AI的數據分析和遠程服務。
11月,通過收購Cardiologs,獲得其醫療級AI和云技術提供的動態心臟診斷和監測解決方案。
其CEO Frans van Houten表示,基于良好的客戶需求和不斷增長的訂單,飛利浦預計在2022年恢復營收增長和利潤率擴張。
同時表示,其目標是到2025年改善20億人的生活(包括3億人來自醫療資源較差的社區),到2030年將這一數字分別增加到25億和4億人。
在這一宗旨的指導下,其戰略是聚焦價值型醫療。飛利浦期望在2021-2025年間實現:
集團年均可比銷售額增長至 6%左右。(不包括睡眠和呼吸護理)。
到2025年, 自由現金流超過20億歐元。
波士頓科學(Boston Scientific)
2021年營業收入(百萬美元):11888
同比:+19.9%
研發費用:1204(占總營收10.1%)
2021年,波士頓科學整體營收118.9億美元,同比+19.9%,全球所有市場均雙位數增長。排名保持不變,維持第10。
*波士頓科學的醫療營收數據已經排除了收購BTG得來的專業制藥業務營收,交易在2021上半年完成。
關鍵業務表現:
心血管營收48.6億美元(占比41%)同比+25.3%。其中,外圍干預(+32.2%),介入性心臟?。?15.4%)。
2021年,Watchman左心耳封堵器的表現讓波科非常滿意;該設備在2021全年收入為8.3億美元,比預期高出約1億美元,同比實現兩位數增長,與2019年相比增長68%。預計Watchman將在2022年繼續成為波士頓科學的重要增長動力。
內外科營收37.2億美元,同比+21.4%。其中,內窺鏡(+20.3%),泌尿外科和盆腔健康(+23.1%)。
節律管理與神經系統營收32.9億美元,同比+19.7%。其中,心率管理(+18.5%),電生理(+27.4%),神經調節(+19.5%)。
2022發展趨勢:
產品管線方面,2021年波士頓科學作為心血管頭部公司仍然保持了領先優勢。
波士頓科學產品管線排名
左心耳封堵器LAAC領域:排名第一;主要產品包括Watchman FLX? LAAC,以及2022年即將在中國獲批的Watchman FLX China;
隨著2021年9月,雅培Amplatzer Amulet左心耳(LAA)封堵器被FDA獲批,成為美國市場上第二款經導管左心耳封堵器,波士頓科學在這一市場的獨占優勢將不再有。
結構性心臟病SHV領域:排名第三;主要產品包括ACURATE? neo2 TAVR、SENTINEL? embolic protection;
冠脈療法CT領域:排名第一;主要產品包括AVVIGO? PCI guidance (FFR & IVUS)、Synergy ? Megatron;
心臟節律管理CRM領域:排名第二;主要產品包括HeartLogic? heart failure diagnostic、EMBLEM? S-ICD;
電生理EP領域:排名第四;主要產品基本來自收購,包括Baylis platform、FARAPULSE ? PFA等。
并購方面,2021年,波士頓科學以五項交易,成為年度器械領域最活躍的公司之一,并且其中兩項超過10億美元:
1月,9.25億美元收購心血管預防、健康解決方案服務商Preventice Solutions公司;
4月,10.7億美元收購Lumenis公司,加碼外科手術;
6月,2.95億美元收購Farapulse公司,加碼電生理;
9月,2.69 億美元收購Devoro Medical公司,加碼外周血管領域;
10月,17.5億美元收購Baylis Medical(貝利斯醫療),加碼電生理和結構心臟領域穿刺產品;
以上并購預計將在2022年為其帶來超過10億美元營收。而通過并購也可以發現,波士頓科學在構建數字化平臺方面或將有更多投入。
截至2021年底,波科手頭有約19億美元現金,2022年收購或將繼續成為其戰略,但不會如此頻繁。
展望未來,其CEO表示,雖然波士頓科學公司預計今年與2021年相比,新冠病毒對基礎程序的影響較小,但該公司提供了更廣泛的方案來解決與冠狀病毒變異和醫療人員短缺相關的不確定性。預計2022年的凈銷售額在有機基礎上增長約6%至8%。
在中國市場上,對于大多數醫療器械MNC來說,2021,是喜憂參半的一年:
一方面,國產替代政策輪番轟炸,一輪又一輪的帶量采購全面試探全球價格底線,并且將毫無疑問的繼續加碼高值耗材和IVD等領域。
另一方面,2021全球財報中,西門子醫療、美敦力、BD、飛利浦等企業,均指出了過去一年中國市場的業績提升,數字從個位數--雙位數不等。
由此可見,中國市場的運營邏輯已經大變,挑戰重重,同時機遇重重!
疫情之下,中國作為全球為數不多的保持穩定增長的國家,對于企業的全球增長來說,至關重要!
而那些在過去一年中,在中國區獲得突破的企業,多是摸索出了一套壓力之下的增長邏輯,能否抓住這一輪轉型機會,提前全球和本地化布局,將成為在華醫療器械MNC的發展關鍵分水嶺!
Copyright ? 2022 湖南艾米特醫療設備集團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地址:長沙高新開發區谷苑路397號湘牛環保產業園研發樓4棟101-401 湘ICP備2022012724號 XML地圖 網站制作